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5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5-20 上一期    下一期
    语言研究
    持续体与未完整体的类型学思考
    陈前瑞 Vittorio TaNTuCCi
    2021 (3):  323-335. 
    摘要 (0 )  
    学界对 Comrie(1976:25)体系统中持续体的有无充满争议。Bybee et al.(1994:139)认为“没有一致的持续体语法语素类型”,Chappell(1992)和 Hintz(2011:51)分别认为汉语的“着”和盖丘亚语的 -yka: 是持续体的例证。本文认为这两个持续体的例证都可以分化为结果体、进行体和未完整体。未完整体的意义应与词汇手段表达的惯常体、广义的结果体和现在状态功能区别开来。英语进行体构式早期具有多种用法,部分状态性用法应视为广义结果体,进行体和完成体用法都是在结果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结果体除了发展出完成体外,兼有从结果体到进行体的演变路径,这一路径虽然在世界各大洲都有零星分布,但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东北部和印度、尼泊尔等地,可视为北亚语言区域的特征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名词词组内部成分“一致”的语段中心语驱动研究
    安丰存 赵磊
    2021 (3):  336-348. 
    摘要 (0 )  
    名词词组内部成分之间的一致对应及形态共变是语言中的常见现象。以往研究只关注句子成分间的“一致”,少有对名词词组结构内部成分间的一致问题展开探讨。名词词组内部发生一致关系的成分主要为限定词、修饰语和名词中心语等核心成分,主要涉及限定性、人称、数、性及可数性等语法范畴。本文在语段理论框架下,基于名词词组结构 DP 的语段属性,提出 DP 内语段中心语所具有的不可解读特征 uF 是其内部成分建立“一致”关系的动因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语复合动词的致使交替条件及交替机制探究
    张楠
    2021 (3):  349-361. 
    摘要 (0 )  
    日语中成对的自他动词之间可以灵活地发生致使交替,但当它们构成复合动词时,致使交替的可能性会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前项动词的语法性质以及前后项间的语义关系,明确日语复合动词的去致使化条件和具体操作机制。结果表明,当复合动词发生去致使化时,既要实现前项活动事件的背景化,同时还要在语义上满足前项对后项结果事件的限定修饰关系,以实现前项动词对概念结构和论元结构的参与。而且,去致使化派生而来的复合动词,前项动词表示变化对象的“结果样态”,在概念结构中作为 BE 的下位指定,进一步限定后项动词所示的“结果状态”。这一结论有利于解释“单一路径限制”对日语复合动词的适用性及“结果性后退”假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汉语否定词的位置变化及成因分析——以“建议不VP”和“不建议VP”为例
    储泽祥 申小阳
    2021 (3):  362-373. 
    摘要 (0 )  
    汉语里“不”本不能直接否定“建议”,但大约在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不建议”的说法。这是晚近时期汉英接触诱发的结果。“不建议”具有委婉、留有余地等语用功能,在汉语中有存在的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语教育(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
    中国英语学习者否定提升结构加工研究
    韩百敬 曾涛
    2021 (3):  374-386. 
    摘要 (0 )  
    有关否定提升结构加工机制的研究存在句法模式与推理模式之争。本研究采用可接受性判断任务,在中性、偏向句法和偏向推理的三种语境中,通过深层低位否定、句法移位操作和否定依存距离三个指标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否定提升结构加工机制。结果显示,相关指标在中性语境中不显著;但在偏向语境,特别是偏向推理的语境中显著。因此,就否定提升结构的加工机制预测而言,句法模式优于推理模式。相关结果和结论在本文提出的“显性否定(位置)敏感成分假说”下可得到合理解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英语学习者运动事件的双向概念迁移研究
    刘雪卉 陈亚平
    2021 (3):  387-399. 
    摘要 (0 )  
    概念迁移是迁移研究的新方向,但已有研究多聚焦语言层面而非概念层面,且较少关注逆向迁移。本研究从运动事件入手,结合图片故事描述和 E-prime 设计的视频相似性判断任务,考察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运动事件的表达方式和概念模式,并与汉、英本族语者进行比较,探究双向概念迁移是否存在及其与二语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1)英语学习者运动事件的表达方式和概念模式介于汉、英本族语者之间,发生了双向概念迁移;2)低水平学习者运动事件的表达方式和概念模式更接近汉语本族语者,而高水平学习者偏向英语本族语者,表明英语水平越高,正向迁移越弱而逆向迁移越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动事件中的概念性迁移方向与迁移域
    张素敏
    2021 (3):  400-412. 
    摘要 (0 )  
    本文运用概念性迁移假说区分概念和概念化,基于31个短视频产出的2005个运动事件描述,综合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汉英运动事件焦点、路径及背景的识解,分析概念性迁移产生的方向及迁移域。结果显示:1)汉英焦点表达无显著差异,但在冠词使用上存在系统性偏误;2)英语路径表达中,路径附加语产出过度;3)汉语背景起点表达显著较多,虽然汉英均显著较多地表达背景终点。研究表明,母语-目标语之间双向概念性迁移的方向及迁移域存在差异:母语对目标语的迁移易发生在语法、词汇层面,目标语对母语的反向迁移则易发生在句法层面。最后,本文溯源运动事件语义元素识解,提出迁移方向和迁移域是母语-目标语概念特征和思维范式双重作用下的动态现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特色外语教育
    英语还是邻国语: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外语规划研究
    郝兴跃 尹枝萍
    2021 (3):  413-423. 
    摘要 (0 )  
    我国云南边疆地区的外语规划有着丰富内涵,规划对象既包括英语这样的通用语,也包括东南亚邻国语言。做好这些地区的外语规划绝非易事,需要考虑诸如边疆、跨境、民族等因素,更要将其纳入国家宏观语言政策的框架内进行。基于此,本文从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宏观视角,以及少数民族语言与邻国语言之间所存在的特殊地缘、族缘和语缘等微观视角出发,依据关键语言理念,提出适合边疆民族地区的三种外语规划模式,并分别对其合理性和适用范围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阿拉伯语专业从教学向教育过渡的思考
    薛庆国
    2021 (3):  424-433. 
    摘要 (0 )  
    我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一直比较注重语言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缺乏对外语教学的宏观思考,对外语人才的综合素质重视不够。本文认为,阿拉伯语专业应该按照《国标》要求,借鉴英语专业的经验,实现从教学向教育的过渡。鉴于新冠疫情后我国对外交往面临众多新的挑战,阿拉伯语教育尤其要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为实现这种过渡,本文对课程、教材、课堂教学等主要环节的改革提出若干设想,并针对多数高校阿拉伯语专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提出应对之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国家间互动关系看中国内地与澳门高校葡语教育演变:对多元化路径的探讨
    孙怡 宋灏岩 姚京明
    2021 (3):  434-443. 
    摘要 (0 )  
    本文利用国际关系与外语教育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尝试建立了“外语专业建设”与“中国和外语对象国关系”之间的因果关系,总结出国际关系在外语专业建设中具有定位、定向、定质、定量的功能。文章着重考察中国与葡语国家间的互动关系对我国内地高校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高校葡语专业建设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葡语专业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本文还根据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互动趋势,提出了我国高校葡语专业多元化发展的路径建议,即重点关注葡语经贸人才培养,深化地区国别知识与科研,加强葡语专业与对外汉语专业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探索内地高校与澳门高校的合作潜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文化研究
    庞德视汉语为理想语言的依据及其意义
    彭水香 刘立辉
    2021 (3):  444-455. 
    摘要 (0 )  
    庞德以印欧语系为参照审视汉语,主要比较英汉语言的共性和差异,从诗学的视角凸显汉语的优点,认为汉语是世界的理想语言。他从汉字中汲取思想和灵感,提出了表意文字法,倡导现代主义诗歌运动,推动英语诗歌变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语文学的路径,也促进了中国表意文字文明在西方的传播。庞德认为汉字的视觉化呈现具有普遍意义;他发掘汉语作为诗性语言建构智性结构的意义,为表意文字文明辩护;并将表意文字法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展现语言对世界承载的责任。庞德视汉语为理想语言,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虽然也包含一些主观想象、穿凿附会的成分),对于反思西方理性文明和重振西方诗学具有启发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国启蒙运动的语言学基础——关于17-18世纪古典法语的文化史研究
    徐前进
    2021 (3):  456-467. 
    摘要 (0 )  
    17世纪末古典法语的规则基本确立,一方面打破了拉丁语对法国文化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为启蒙思想的传播提供了稳定的语言基础。除此之外,法语还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因其能将启蒙运动的研究范畴扩及语言学领域,以一种有别于传统研究的方式分析启蒙运动的主要问题,包括法语与启蒙公共空间、教育改革的关系,以及法语对于法国文化统一性和民族认同的意义。所以,法语的完善不只是一个语言学问题,也是一个以语言为基础的政治和文化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书刊评介
    《构建构式家族:分析视角和理论挑战》述评
    贾红霞 李福印
    2021 (3):  468-472. 
    摘要 (0 )  
    构式家族的概念并非新概念。Hoffmann & Trousdale(2013)认为相互兼容的构式家族至少应包括认知语法、认知构式语法、激进构式语法及体验构式语法等。构式语法对结果构式、致使移动构式、way构式、双及物构式等均有研究。但遗憾的是,构式中的子构式及其彼此联系未得到足够重视。2017年John Benjamins出版社出版了Ibánez、Oyón和Sobrino编著的《构建构式家族:分析视角和理论挑战》。该书从更全面更系统的构式视角,探讨构式之间及构式内部关系,既承继和挑战了构式语法的部分观点,又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生长点。本文首先介绍其主要内容,之后作简要评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连动式》介评
    赵旭
    2021 (3):  473-477. 
    摘要 (0 )  
    连动式(serial verb)普遍存在于西非、东亚、东南亚、南美洲、大洋洲、新几内亚等区域的语言中,因其显著有别于印欧语的结构方式、广泛的地域分布和巨大的跨语言变异性而成为当今语言类型学重点关注的课题。类型学视阈下的连动式研究以澳大利亚语言学家Aikhenvald教授的成果最为引人瞩目。2018年,Aikhenvald的新作《连动式》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学界首部对世界范围内的连动式进行跨语言比较和概括的专著,同时也是Aikhenvald对自己二十年连动式研究经验和成果的全面总结,在深化和拓展对连动式及相关理论的认识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首先分章介绍该书,然后予以简要评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